原标题:香港特区政府未来10年将提供超过24万套公营房屋
新华社香港12月2日电(记者朱宇轩)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2日表示,预计未来5年公营房屋的总建设量将达到10万套,未来10年将提供超过24万套公营房屋。
为回应市民对公营房屋的迫切需求,特区政府在2018年12月发表的《长远房屋策略2018年周年进度报告》中增加公营房屋供应的比例,将公、私营房屋供应比例由以往的60:40调整至70:30,使公营房屋的10年供应目标增加4万多套至31.5万套。
陈帆当日出席香港特区立法会房屋事务委员会会议,介绍特区政府2019/2020至2023/2024年度的公营房屋建设计划。他表示,未来10年,特区政府将提供24.8万套公营房屋,与31.5万套的供应目标仍有差距。特区政府将和香港房屋委员会加大力度、多管齐下,尽快增加公营房屋的供应。
陈帆表示,除了调整公营供应比例,对于开拓的新增土地,特区政府将把七成用于建设公营房屋。特区政府2018年将9幅原本计划在未来数年出售的用地改拨为公营房屋用途。同时,在技术可行的情况下,在选定发展密度分区内,将公营房屋用地的容积率(总建筑面积与净用地面积的比率)进一步提升一成至增加最多三成。
陈帆表示,特区政府将继续努力觅地建屋,加快规划程序,压缩土地平整和建造时间,以加快公营房屋供应。同时,房委会也将探讨将旗下个别工厂大厦改作公营房屋发展的可行性。他预计,部分上述新措施的成果将在10年期内的后5年起陆续实现,届时公营房屋供求失衡的问题可有所改善。
陈帆表示,如果运用《收回土地条例》收回三类私人土地等建议能获得市民的正面反应和立法会的支持及拨款,特区政府便可在中、长期大幅增加土地供应,以及有更大潜力满足市民的住房包括公营房屋的需求。
陈帆表示,特区政府清楚当前社会面临十分严峻的房屋问题。房委会将继续在《长远房屋策略》的基础上增加公营房屋供应,善用土地发展潜力,协助市民安居和改善居住环境。
新华社香港9月4日电(记者方栋)在8月中旬推出一系列“撑企业、保就业、纾民困”的措施后,香港特区政府再次公布面向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大力度的融资支持,帮助他们应对经济下行风险
万象城国际娱乐手机app | 菲律宾太阳网上娱乐手机app | 亚洲星登录手机app | 金巴黎彩票导航 | hb比基尼岛手机app |
乐盈彩票网手机注册 | 澳门直营网上游戏 | V8彩票官网 | ag国际厅会做假吗 | 澳门银河总站宝石女王 |
太阳城葡京彩票网 | 大发彩票快三登入 | 67彩网址 | 杏彩平台官方网站 | 彩票至尊网 |
HG名人馆游戏开户登入 | 十大正规赌博网站排名 | 银河娱乐场开户手机版下载 | 加多宝娱乐开户 | 葡京娱乐场玩法 |